琉璃瓦的制作工艺
琉璃瓦与普通陶瓦在瓦坯所用原料上相同又不相同。相同是指用的均为泥土,不同之处是琉璃瓦坯的土质比普通陶瓦要求更高。琉璃砖瓦的胎质在北方称「坩子土」,在南方称「白土」,江苏当涂县所产的白土质量最好,烧成后的琉璃砖瓦,其胎均呈白色。明代先后在南京和北京大规模建筑朝廷宫 殿,所用琉璃构件的原料都取自当涂县。其他在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四川等 地也有此类白土,它的产地分布较广。
白土自山中挖出后,先将土碾成细末,再注水和成泥浆,以人脚踩踏使之柔润黏合,随后置于阴凉处供制作各种琉璃制品的坯胎。将制作好的琉璃构件坯胎晾干后放进窑中,第一次进窑烧时不上釉料,称为「素烧」。素烧 用煤或木柴作燃料,经高温烧 2~3 天,再冷却 1~2 天出窑。在经过素烧成形的砖瓦等制品表面涂上釉料,根据构件的需要,不同成分的釉料可以烧出不同的色彩。将上过釉的构件再放入窑中经低温烧制出窑,即成为表面坚硬并有光泽的琉璃制品。
琉璃制品是随着各地的工程建设而发展的,为了施工方便,烧制琉璃的窑址多设立在工程所在地的附近。明朝初年,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,为了适应南京宫城建设,在南京聚宝山和当涂县青山都设有专门的御窑。明永乐帝将都城迁往北京,重新建造宫城,于是在京郊海王村设窑烧制琉璃砖瓦, 为了保证质量,所用陶土都不远千里自江苏当涂运来。
明朝中叶以后,嘉靖至万历年间,由于社会相对稳定,经济得到发展,各地民间大量修筑寺庙,促进了琉璃构件的需求提升,于是在山西、山东、河北、河南等地的城乡出现了一批大大小小的窑场。尤其是山西,由于当地 盛产燃煤与陶土,琉璃业得到了很大发展,在晋中的平遥、介休、文水,晋 东南的阳城等地均有大批民间窑场,为各类建筑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琉璃构件。
如今我们在平遥城内的中心市楼和城隍庙屋顶上,以及介休城内的后土庙各殿堂的屋上,都可以见到五彩缤纷的琉璃瓦、琉璃吻兽。介休县张壁村是一个不大的乡村,在村的东、西寨墙上各有一座小庙,就在这两座小庙 堂的屋顶上各有一条完全用琉璃砖瓦铺建的正脊,脊中央用楼阁、麒麟、大象、宝瓶组成「三山聚顶」的装饰,脊两头为龙头形的正吻,还有骑着战马在脊上奔驰的武将。这些构件由黄、绿、蓝、白诸色琉璃组成,特别是蓝色近似孔雀翼毛之色,比普通蓝色更鲜艳亮丽,故称「孔雀蓝」,在小庙檐廊 里还立着一座用琉璃砖贴面的石碑。从以上这些寺庙、市楼建筑上可以看到 明、清时期当地琉璃窑业的发达,是当时山西的一项重要手工业。